頂好集團第三代 賣咖啡、月薪三萬
李希洛掌管四十二家咖啡店卻不敢亂花錢
資料來源: 商業週刊
文●李美惠 攝影●翁挺耀
身為六年級末段班,李希洛卻已經看過企業由盛轉衰的真實教案。也因此學到了「錢不能亂花」的道理……
六十九年次,今年二十四歲的頂好企業集團第三代李希洛,曾經以為「大企業不會倒」,也以為「錢多就可以搞定一切」,「做錯事也會有人罩著」。但是回國只有一年,他的想法全變了。
第一個讓他改變的是「怎麼太平洋建設那麼好也會變壞,」這時的他才二十二歲,剛從美國放暑假到上海,管一家店。太設出事,令他印象很深,「why」、「怎麼可能?」第二個讓他徹底領悟的是,「太電怎麼了?台灣沒了太平洋電線電纜、太平洋建設,好像少了點什麼。」
這兩家公司都是他從小就耳熟能詳,經常出入的公司,兩公司的創辦人章民強、孫法民與他的爺爺李鴻文,不但是好朋友,也是台灣著名的「河北幫」成員,兩公司相繼出事,他很有切身感。
李希洛的父親李超群是現任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總裁。年初,他因不願承諾擔任太電債務連帶保證人而從董事長改任總裁。李超群是太電五大家族之一、李鴻文的第二代(見表)。政府來台後,與孫法民(前太電董事長)、李鴻文、焦廷標等人創業,開設太平洋電線製造廠,之後改組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
太電公司在二○○○年時,每股股價最高曾達四十三?三元,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只剩不到三元,後來停止交昜。二○○一年太電風光時期,太電年報的長期投資近三百四十億元,占總資產五四%,偏離一般長投維持在二○%的比率原則。
往好的方向解讀是,太電轉投資及多角化的態度積極。不過,太電業外投資卻沒有「金雞母」,多半虧損累累。台灣大哥大雖然曾讓太電及孫道存紅透半邊天,獲利頗豐,不過也只三年光景,富邦集團戲劇性的入主,孫家退出,太電也暫時畫上企業休止符。
李希洛說父親對太電存有很深的情感,「所以跳出來救公司,畢竟這是『爺爺李鴻文』努力下來的,雖然事不關己,但放著不管怪怪的」。
曾經繁華
租金加上食品,收入可觀
自從李超群跳進太電擔任救援部隊後,擁有四十二家連鎖店的ISCOFFEE就幾乎落在當時二十三歲的馬克(李希洛的英文名)肩上,「有時一個星期難得見到爸爸一次面。」他們一家四口住在一屋簷下,竟然經常碰不到面,馬克自覺奇怪「但也習慣了」。
四年級以上的台北人應該記得,台北東區是由頂好商圈起算,頂好的那一整排大樓,象徵台北的黃金地段,能夠入住,相當於「鍍金」,什麼都不必說,他們只有一個共通的名號就叫「有錢人」。
頂好集團就是這些有錢人的房東,三樓以上早就賣掉,目前頂好商圈一整排房子的地下室、一、二樓仍是頂好的產業,租金收入可觀。當時除了房地產外,包括頂好超市、頂好麵包、頂好果汁、杜老爺,都是台北人的指標食品,尤其是頂好麵包,很多人不惜從大老遠繞道忠孝東路,就為了一嘗台北最早的法國麵包。這些全是頂好所擁有的事業。
但是,十多年前李鴻文突然心臟病發死亡,李超群趕回台灣接掌事業,措手不及下,李超群把大部分的投資事業轉手出去,僅留下不動產和頂好麵包。前幾年新創IS COFFEE。
頂好的第三代李希洛去年三月回國,一年來,他的人生觀已有很大的改變。最大的改變是「錢不可以亂花」。其次就是,很多人和事,都不是錢能搞定的,一定要靠溝通和制度。
機會教育
容許犯錯,從根學起
李希洛外表看似光鮮亮眼、有著令人羨慕的家世背景和事業,但很難想像他卻是月入三萬元的總經理特助,三萬元薪水以外,他並沒有額外的股票或零用錢。
這是另一種含著金湯匙出身的接班人故事。
太電是下坡企業,但李超群有龐大房租收益,讓獨子馬克過好日子對他而言,再簡單不過,但這是李超群的「機會教育」。他是「父子共治」的另一種典型,慢慢放手,容許少量犯錯,但是過程很重要,一切扎根開始。
李希洛說,父親是個很細微的人,連很小的事都叮的很緊,一點都不馬虎,但自從他接了太電後,越來越放手,不過「財務這一塊還父親在管,自己碰不到。」早先馬克也覺得父親管太細,後來都印證「薑是老的辣」。
李希洛說,現在他也學會看得很細,只要是要他簽字「一定要文件看得很清楚」,「今天我就把一份文件退了五次,因為總要把內容搞懂」,這也是他在太電之後學到凡事要謹慎,尤其簽字。
以力霸集團王又曾最小的兒子王令僑為例,目前任職中華銀行經理,頭銜也不高,薪水還可以,月入六萬元,但父親仍怕他在台北生活大不易,每個月私下給他十萬元零用錢。
這是典型企業第二代的接班過程,不少人這樣已經嫌苦。
部分企業集團小開,名義上,可能也基層幹起,實質上到處都有關愛的眼神,父母不是私下給零用金,就是配發股票,或在銀行存有一筆額度足以生息。但馬克什麼都沒有。馬克有的只是老爸給的一張信用卡副卡。不過,回國至今,他沒刷過老爸一毛錢。
含著金湯匙長大的李希洛,別說從小沒過過苦日子,他的玩伴那一個不是錦衣玉食,不過,李希洛,就是咬緊牙關撐了過來。「最近真的窮死了,」馬克說。
「有多窮?」我問。
最近好多同學都從國外回來了,都要去吃飯,他只好利用信用卡先刷,下個月再省吃儉用。「頂多,下個月晚上不要外食,也不要再呼朋引伴唱KTV,在家就可以省下很多錢。」他仍不打算刷爸爸的信用卡。馬克在台北花最h錢是買西裝,他對款式年輕的BOSS情有獨鍾,一套買下來就是一個月的薪水,不過他都選折扣期間才逛街,而且很久才買一套,而近千張CD的收藏,更他最大的嗜好。
可是,窮時,這些都先省了下來。
十三歲就和孫道存的女兒孫芸芸一樣,被父親送到國外當小留學生的他,被安排在離波士頓二、三小時車程的中學住校,「附近到處
都是牛」,潛意識中就有叛逆性格,對書本根本就不對盤,他變得愛花錢、愛玩、愛唱歌、重享受、混PUB。
大學轉到繁華的洛杉磯後,馬克玩得更開心。直到一趟西雅圖之旅,他一路開車一路想了很多,突然毛塞頓開,人生觀大改變。他主動轉學到西雅圖讀大學,情願領比零用錢還少的工資,在西雅圖的長榮航空做地勤搬運貨物學習經驗,工作從零晨十二點到早上五點,他甘之如飴。
潮起潮落
走過風雨,立誓重造頂好
轉性後的李希洛,回國接事業也是一段偶然,當時父親只是要他暑假到上海的店實習,協助上海IS COFFEE的開店計畫,他很認真的列了一份清單:管理者要懂英文、有國際觀、懂廣東話、上海話、國語。姊姊看了以後說「馬克,你開的條件很好,但像是在找自己」,他想了一想,不正也是嗎?於是他自己應徵自己,接了這個工作。
李希洛是李超群的獨子。從小與叔叔輩的孫道存、孫道亨、孫道濟走得很近,孫道亨的兒子,音樂人孫靖則是他的兄弟,兩人以乾哥乾弟互稱。
從小見識過孫家開放的家風,尤其孫家大哥孫道存的出手更是阿沙利,花錢從不手軟,投資也以大手筆見長。最近幾年孫家雖然家道中落,花用仍有著相當水平。他說,太設事件和太電事件對他影響很大,他開始有「不要亂花錢」的想法。因為,不管花公司,花自己、花父母的錢,都是花掉未來的本。
單身的「咖啡小王子」,面對四十二家的連鎖店中仍有一部分因店租太貴沒有賺錢,壓力很大。一心想「壓低成本、增加來客」,他更有一份理想「重塑頂好商圈往日風華」。
一位應該是洋溢青春本色的六年級生,也應和同年齡的第二代接班人在國外悠游享受,但李希洛卻選擇提前接受「魔鬼訓練」。他比大多數第三代看盡滄桑和風華,歷程也多了些難度,但是提早磨練未必不是件好事。至少他「要賺錢就要流汗」的體會,很多上了年紀的人至今還沒身體力行。
李希洛小檔案
出生:1980
學歷:西雅圖藝術學院、洛杉磯藝術學院
經歷:長榮航空美洲分公司、地勤人員、上海伊是咖啡副總經理
現職:太頂咖啡食品、總經理室特別助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