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好集團第三代 賣咖啡、月薪三萬

2:39 下午 / 張貼者: Nathan Lee / 意見 (0)

頂好集團第三代 賣咖啡、月薪三萬
李希洛掌管四十二家咖啡店卻不敢亂花錢

資料來源: 商業週刊

文●李美惠 攝影●翁挺耀
身為六年級末段班,李希洛卻已經看過企業由盛轉衰的真實教案。也因此學到了「錢不能亂花」的道理……

六十九年次,今年二十四歲的頂好企業集團第三代李希洛,曾經以為「大企業不會倒」,也以為「錢多就可以搞定一切」,「做錯事也會有人罩著」。但是回國只有一年,他的想法全變了。

第一個讓他改變的是「怎麼太平洋建設那麼好也會變壞,」這時的他才二十二歲,剛從美國放暑假到上海,管一家店。太設出事,令他印象很深,「why」、「怎麼可能?」第二個讓他徹底領悟的是,「太電怎麼了?台灣沒了太平洋電線電纜、太平洋建設,好像少了點什麼。」

這兩家公司都是他從小就耳熟能詳,經常出入的公司,兩公司的創辦人章民強、孫法民與他的爺爺李鴻文,不但是好朋友,也是台灣著名的「河北幫」成員,兩公司相繼出事,他很有切身感。

李希洛的父親李超群是現任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總裁。年初,他因不願承諾擔任太電債務連帶保證人而從董事長改任總裁。李超群是太電五大家族之一、李鴻文的第二代(見表)。政府來台後,與孫法民(前太電董事長)、李鴻文、焦廷標等人創業,開設太平洋電線製造廠,之後改組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

太電公司在二○○○年時,每股股價最高曾達四十三?三元,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只剩不到三元,後來停止交昜。二○○一年太電風光時期,太電年報的長期投資近三百四十億元,占總資產五四%,偏離一般長投維持在二○%的比率原則。



往好的方向解讀是,太電轉投資及多角化的態度積極。不過,太電業外投資卻沒有「金雞母」,多半虧損累累。台灣大哥大雖然曾讓太電及孫道存紅透半邊天,獲利頗豐,不過也只三年光景,富邦集團戲劇性的入主,孫家退出,太電也暫時畫上企業休止符。
李希洛說父親對太電存有很深的情感,「所以跳出來救公司,畢竟這是『爺爺李鴻文』努力下來的,雖然事不關己,但放著不管怪怪的」。

曾經繁華

租金加上食品,收入可觀

自從李超群跳進太電擔任救援部隊後,擁有四十二家連鎖店的ISCOFFEE就幾乎落在當時二十三歲的馬克(李希洛的英文名)肩上,「有時一個星期難得見到爸爸一次面。」他們一家四口住在一屋簷下,竟然經常碰不到面,馬克自覺奇怪「但也習慣了」。

四年級以上的台北人應該記得,台北東區是由頂好商圈起算,頂好的那一整排大樓,象徵台北的黃金地段,能夠入住,相當於「鍍金」,什麼都不必說,他們只有一個共通的名號就叫「有錢人」。

頂好集團就是這些有錢人的房東,三樓以上早就賣掉,目前頂好商圈一整排房子的地下室、一、二樓仍是頂好的產業,租金收入可觀。當時除了房地產外,包括頂好超市、頂好麵包、頂好果汁、杜老爺,都是台北人的指標食品,尤其是頂好麵包,很多人不惜從大老遠繞道忠孝東路,就為了一嘗台北最早的法國麵包。這些全是頂好所擁有的事業。

但是,十多年前李鴻文突然心臟病發死亡,李超群趕回台灣接掌事業,措手不及下,李超群把大部分的投資事業轉手出去,僅留下不動產和頂好麵包。前幾年新創IS COFFEE。
頂好的第三代李希洛去年三月回國,一年來,他的人生觀已有很大的改變。最大的改變是「錢不可以亂花」。其次就是,很多人和事,都不是錢能搞定的,一定要靠溝通和制度。

機會教育

容許犯錯,從根學起

李希洛外表看似光鮮亮眼、有著令人羨慕的家世背景和事業,但很難想像他卻是月入三萬元的總經理特助,三萬元薪水以外,他並沒有額外的股票或零用錢。

這是另一種含著金湯匙出身的接班人故事。

太電是下坡企業,但李超群有龐大房租收益,讓獨子馬克過好日子對他而言,再簡單不過,但這是李超群的「機會教育」。他是「父子共治」的另一種典型,慢慢放手,容許少量犯錯,但是過程很重要,一切扎根開始。

李希洛說,父親是個很細微的人,連很小的事都叮的很緊,一點都不馬虎,但自從他接了太電後,越來越放手,不過「財務這一塊還父親在管,自己碰不到。」早先馬克也覺得父親管太細,後來都印證「薑是老的辣」。

李希洛說,現在他也學會看得很細,只要是要他簽字「一定要文件看得很清楚」,「今天我就把一份文件退了五次,因為總要把內容搞懂」,這也是他在太電之後學到凡事要謹慎,尤其簽字。


以力霸集團王又曾最小的兒子王令僑為例,目前任職中華銀行經理,頭銜也不高,薪水還可以,月入六萬元,但父親仍怕他在台北生活大不易,每個月私下給他十萬元零用錢。

這是典型企業第二代的接班過程,不少人這樣已經嫌苦。

部分企業集團小開,名義上,可能也基層幹起,實質上到處都有關愛的眼神,父母不是私下給零用金,就是配發股票,或在銀行存有一筆額度足以生息。但馬克什麼都沒有。馬克有的只是老爸給的一張信用卡副卡。不過,回國至今,他沒刷過老爸一毛錢。

含著金湯匙長大的李希洛,別說從小沒過過苦日子,他的玩伴那一個不是錦衣玉食,不過,李希洛,就是咬緊牙關撐了過來。「最近真的窮死了,」馬克說。

「有多窮?」我問。

最近好多同學都從國外回來了,都要去吃飯,他只好利用信用卡先刷,下個月再省吃儉用。「頂多,下個月晚上不要外食,也不要再呼朋引伴唱KTV,在家就可以省下很多錢。」他仍不打算刷爸爸的信用卡。馬克在台北花最h錢是買西裝,他對款式年輕的BOSS情有獨鍾,一套買下來就是一個月的薪水,不過他都選折扣期間才逛街,而且很久才買一套,而近千張CD的收藏,更他最大的嗜好。

可是,窮時,這些都先省了下來。

十三歲就和孫道存的女兒孫芸芸一樣,被父親送到國外當小留學生的他,被安排在離波士頓二、三小時車程的中學住校,「附近到處

都是牛」,潛意識中就有叛逆性格,對書本根本就不對盤,他變得愛花錢、愛玩、愛唱歌、重享受、混PUB。
大學轉到繁華的洛杉磯後,馬克玩得更開心。直到一趟西雅圖之旅,他一路開車一路想了很多,突然毛塞頓開,人生觀大改變。他主動轉學到西雅圖讀大學,情願領比零用錢還少的工資,在西雅圖的長榮航空做地勤搬運貨物學習經驗,工作從零晨十二點到早上五點,他甘之如飴。

潮起潮落

走過風雨,立誓重造頂好

轉性後的李希洛,回國接事業也是一段偶然,當時父親只是要他暑假到上海的店實習,協助上海IS COFFEE的開店計畫,他很認真的列了一份清單:管理者要懂英文、有國際觀、懂廣東話、上海話、國語。姊姊看了以後說「馬克,你開的條件很好,但像是在找自己」,他想了一想,不正也是嗎?於是他自己應徵自己,接了這個工作。

李希洛是李超群的獨子。從小與叔叔輩的孫道存、孫道亨、孫道濟走得很近,孫道亨的兒子,音樂人孫靖則是他的兄弟,兩人以乾哥乾弟互稱。

從小見識過孫家開放的家風,尤其孫家大哥孫道存的出手更是阿沙利,花錢從不手軟,投資也以大手筆見長。最近幾年孫家雖然家道中落,花用仍有著相當水平。他說,太設事件和太電事件對他影響很大,他開始有「不要亂花錢」的想法。因為,不管花公司,花自己、花父母的錢,都是花掉未來的本。

單身的「咖啡小王子」,面對四十二家的連鎖店中仍有一部分因店租太貴沒有賺錢,壓力很大。一心想「壓低成本、增加來客」,他更有一份理想「重塑頂好商圈往日風華」。
一位應該是洋溢青春本色的六年級生,也應和同年齡的第二代接班人在國外悠游享受,但李希洛卻選擇提前接受「魔鬼訓練」。他比大多數第三代看盡滄桑和風華,歷程也多了些難度,但是提早磨練未必不是件好事。至少他「要賺錢就要流汗」的體會,很多上了年紀的人至今還沒身體力行。

李希洛小檔案

出生:1980

學歷:西雅圖藝術學院、洛杉磯藝術學院

經歷:長榮航空美洲分公司、地勤人員、上海伊是咖啡副總經理

現職:太頂咖啡食品、總經理室特別助理

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自己決定

3:00 上午 / 張貼者: Nathan Lee / 意見 (0)

資料來源:轉寄郵件

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自己決定

轉貼原因:希望大家看完ㄌ可以有些啟發
個人心得:我覺的現在ㄉ年輕人對未來絕大部分都沒有目標希望大家看完後能多想想未來

想成功的人請舉手


──有一時的僥倖,沒有永遠的埋沒
「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自己決定。」
 或許,沒有人是我們的敵人,我們真正的敵人是──
 自己「懶惰、懈怠、沒有方向、不知奮發向上、不知堅持到底」的心啊!


有一位劉老先生投書報紙說,一天早上,他見一年輕人正把房屋仲介的廣告綁在樹上,就客氣地問他:「先生,請問你知不知道樹上的房屋廣告,前不久市公所清潔隊才剛清除完畢?」


「知道啊!」年輕人不高興地回了一聲。


「既然知道,為什麼還要繼續綁這些廣告呢?破壞市容整潔是違法的呀!」


年輕人聽了,仍繼續綁廣告,頭也不抬地說:「還不是為了賺兩個錢。」


「難道你只為了自己賺幾個錢,就可以違法來破壞環境、來跟政府執法對抗嗎?」老先生義正詞嚴地說。


「違法?呵,違法的事多啦,很多有錢人亂停車還不是違法!」年輕人回答。


「你是說『要違法,大家一起來違法』囉!那我們這個國家還有什麼希望?」


「是沒希望啊!」年輕人說完,跨上摩托車,又趕往前面另一棵樹去綁廣告。


「是沒希望啊!」我似乎看到那年輕人丟下這句話、跨上摩托車揚長而去的那一幕!是有點好笑,也有點心酸;一個社會若沒希望、一個年輕人若沒希望,是多麼可憐、多麼可怕!


也曾在報上看到一讀者寫道:有一次坐公車時,司機突然把正在前進的車子停到路旁,然後把車門打開,對著後座的人大聲斥喝:「後面三個國中生,你們馬上給我下車去,下去!聽到沒有?下-去-」


正當全車旅客莫名其妙地往後看時,司機又大吼地說:「現在教育已經很失敗了,你們三個還坐在後面抽煙!我現在只要把車子開到派出所,你們每個人都要被罰三千元!你們覺得賺錢很容易嗎?現在經濟這麼不景氣,你們父母賺錢很辛苦知不知道?」


此時,全車的人都愣住了,而司機又從口袋裡掏出一百元紙鈔,說道:「這是我老婆早上拿給我的,是午餐、晚餐要吃飯的錢,可是現在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我連花都沒花,我忙著開車載客,哪有時間吃飯?我肚子也很餓耶......你們才唸國中,不知學好,還拿錢買煙來抽,你們都給我下車!」


可是,那三個國中生,依然一副「你管我?我高興!」的模樣。


在小學,有一老師要小朋友們寫「造句」,題目是「咦......怎麼......」,其中一小朋友寫道:「咦?......我怎麼死了?」


要怎麼活,才算活呢?有些樹,雖然外表枯槁,可是在冬去春來時,樹頭上仍努力地「爭長出綠葉」呀!拾荒老人王貫英,雖然天天撿垃圾、收破爛,但他仍有「蓋座圖書館、造福學子」的目標與希望啊!


然而,有些年輕人,每天吸食安非他命、賭博、搶劫......沒希望地「渾噩度日」,過一天算一天;或許有一天,他會驚然發覺--「咦?我怎麼死了?......」


事實上,「沒目標、沒鬥志、沒生氣」地活著,跟「死了」是沒啥兩樣啊!所以,王大空先生生前曾有一句座右銘:


「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自己決定。」


是的,或許沒有人是我們的敵人;我們真正的敵人是--自己「懶惰、懈怠、沒有方向、不知奮發向上、不知堅持到底」的心啊!


激勵小站


假如問道:「想成功的人請舉手!」相信絕大部份的人都會舉手。


但如果問道:「想吃苦的人請舉手!」則可能很多人都不會舉手。


許多人沒有「開創性、冒險性」,他們不喜歡為自己訂下目標,也不願意吃苦,只想「坐享其成、一步登天」。可是,人的成功是很少有捷徑的!或許有人是「坐電梯」,幸運地飛黃騰達,但我們不能奢望一定會有如此的好運啊!我們最好還是腳步實在地「走樓梯」,比較穩妥。


而且,在走樓梯時,還得不斷地告訴自己--我是「年輕有為的」、我是有「目標理想的」;「或許有一時的僥倖,但絕對沒有永遠的埋沒」、「我一定不會被埋沒,我一定會成功!」


的確,也許我們沒有「選擇出生環境的權利」,但我們絕對有「改變生活環境的權利」;當我們可以決定自己命運的時候,一定不能把命運寄託在別人手上啊!


因此,讓我們想一想--「我還有什麼心願?還有什麼夢想?」我一定要完成它!人生如果沒有夢想,是最可憐的,豈不是比窮人、乞丐還糟糕?


「山高、人更高!路長,腿更長!」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毅力,就一定可以改變命運,讓美夢成真!

不要去在乎的24件事 ~~卡內基

2:50 上午 / 張貼者: Nathan Lee / 意見 (0)

資料來源:轉寄郵件

不要去在乎的24件事 ~~卡內基

轉貼原因:這一篇文章,是要大家想開一點不要把每件事情都想的太嚴重

個人心得:有時候,覺的怎麼會這樣,老天為什麼要這樣捉弄自己
     其實上天是想給你機會更上一層樓


不要去在乎的24件事 ~~卡內基

1.放棄
把握的反面就是放棄,選擇了一個機會,就等於放棄了其他所有的可能當新的機會擺在面前的時候,敢於放棄已經獲得的一切,這不是功虧一簣,這不是半途而廢, 這是為了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2.失戀
不是不在乎,是在乎不起。三十歲前最怕失去的不是已經擁有的東西,而是夢想。愛情如果只是一個過程,那麼正是這個年齡應當經歷的,如果要承擔結果,三十歲以後,可能會更有能力,更有資格。

3.離婚
一位三十八歲的女友與老公結婚十五年,冷戰十三年,終於分手。
她說:「如果說後來不願意離婚是為了孩子,那他第一次提出離婚我沒有同意,現在想來真不知道為什麼。如果那個時候早分手,我的生活絕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現在再重新開始,總覺得一切都晚了。」

4.漂泊
漂泊不是一種不幸,而是一種資格。趁著沒有家室拖累,趁著身體健康此時不飄何時飄?當然,漂泊的不一定是身體,也許只是幻想和夢境。新世紀的時尚領袖是飄一代,渴望漂泊的人惟一不飄的是那顆心。

5.失業
三十歲以前就嘗到失業的滋味當然是一件不幸的事,但不一定是壞事。三十歲之前就過早地固定在一個職業上終此一生也許才是最大的不幸。失業也許讓你想起埋藏很久而塵封的夢想,也許會喚醒連你自己都從未知道的潛能。也許你本來就沒什麼夢想,這時候也會逼著你去做夢。

6.時尚
不要追趕時尚。按說青年人應該是最時尚的,但是獨立思考和個性生活更重要。在這個物質社會,其實對時尚的追求早已經成為對金錢的追求。今天,時尚是物欲和世俗的同義語。

7.格調
有格調要滿足四大要件:智慧、素養、自信和金錢。
格調就是把「高尚」理解成穿著、氣質、愛好的品味和室內裝潢。
也就是大老粗只會表現談吐的庸俗。

8.評價
我們最不應該做出的犧牲就是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改變自我
因為那些對你指手畫腳的人自己也不知道他們遵從的規則是什麼。千萬不要只遵從規矩做事,規矩還在創造之中,要根據自己的判斷做每一件事,雖然這樣會麻煩一點。

9.幼稚
不要怕人說我們幼稚,這正說明你還年輕,還充滿活力。
「成熟」是個嚇人的詞兒,也是個害人的詞兒。成熟和幼稚是對一個人最大而無當、最不負責任、最沒用的概括。

10.不適應
在一首搖滾有這麼一句:「這個城市改變了我,這個城市不需要我 」
不要盲目地適應你生存的環境,因為很可能這環境自身已經不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了。

11.失敗
我的老師曾經跟我說,一個人起碼要在感情上失戀一次,在事業上失敗一次,在選擇上失誤一次,才能長大。失敗來得越早越好,要是三四十歲後再經歷失敗,有些事很可能就來不及了。

1 2 .失意
包括感情上的,事業上的
過分在乎失意的感受,不是拿命運的捉弄來捉弄自己,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1 3 .缺陷
也許你個子矮,也許你長得不好看,也許你的嗓音像唐老鴨……那麼你的優勢就是你不會被自己表面的淺薄的亮點所耽擱,少花一些時間,少走一些彎,直接發現你內在的優勢,直接挖掘自己深層的潛能。

1 4 .誤會
如果出於惡意,那麼解釋也沒有用;如果出於善意,就不需要解釋。專門說到「誤 會」倒不是因為一個人在三十歲之前被人誤會的時候更多,而是這個年齡的人想不開 的時候更多。

15 .謠言
這是一種傳染病,沈默是最好的疫苗。除非你能找出傳染源,否則解釋恰恰會成為病毒傳播最理想的條件。

16 .瘋狂
這是年輕人最好的心理調適,只能說明你精力旺盛,身心健康。
說你「瘋狂」是某些生活壓抑、心力交瘁的中老年人惡意的評價,他們就像一部年久修的機器,最需要調適,但只能微調,一次大修就會讓他們完全報廢。

17 .穩定
三十歲之前就在乎穩定的生活,那只有兩種可能,要麼就是中了彩票,要麼就是未老先衰。

18 .壓力
中年人能夠承受多大壓力檢驗的是他的韌性;
年輕人能承受多大壓力,煥發的是他的潛能

19 ..出國
也許是個機會,也許是個陷阱。除非從考大學的那一刻你就抱著這個目標,否則,對待出國的態度應該像對待愛情一樣,努力爭取,成敗隨緣

2 0 .薪水
在三十歲 之 前,機會比金錢重要,事業比金錢重要,將來比金錢重要。
對多數人來說,三十歲之前幹事業的首要目標絕不是掙錢,而是掙未來

2 1 .存款
這倒不一定是因為我們錢少,年輕人現在誰都知道錢是有生命的。
做今天的事,花明天的錢;也可以拿錢去投資,拿錢去「充電」。
錢只有在它流通的過程中才是錢,否則只是一疊世界上質量最好的廢紙

2 2 .房子
除非你買房子是為了升值,要麼就是你結婚了。
房子是都市生活的寓言,這個寓言不應該過早的和我們相關。

2 3 .年齡
女孩子一過二十五就開始隱瞞自己的年齡,其實大可不必。
現在青年期都延遲到四十五歲了(really?哪我還正值笑年哩)

2 4 .在乎
這是一種拿不起、放不下的心態,它的反面不是放棄,而是天馬行空,自由自在,永遠保持革命樂觀

堅持自己的價值

2:42 上午 / 張貼者: Nathan Lee / 意見 (0)

資料來源:轉寄郵件

堅持自己的價值

轉貼原因:分享好文章希望對別人有幫助
個人心得:希望每ㄍ人對自己ㄉ存在有自信

有一個出家弟子跑去請教一位很有智慧的師父。
他跟在師父的身邊,天天問同樣的問題:

「師父啊,什麼是人生真正的價值?」

問得師父煩透了。

有一天,師父從房間拿出一塊石頭,對他說:

「你把這塊石頭,拿到市場去賣,

但不要真的賣掉,只要有人出價就好了,

看看市場的人,出多少錢買這塊石頭?」

弟子就帶著石頭到市場,有的人說這塊石頭很大,

很好看,就出價兩塊錢;

有人說這塊石頭,可以做稱鉈,出價十塊錢;結果大家七嘴八舌,

最高也只出到十塊錢。

弟子很開心的回去,告訴師父:

「這塊沒用的石頭,還可以賣到十塊錢,真該把它賣了。」

師父說:「先不要賣,再把它拿去黃金市場賣賣看,也不要真的賣掉。」

弟子就把這石頭,拿去黃金市場賣,一開始就有人出價一千塊,

第二個人出一萬塊,最後被出到十萬元。

弟子興沖沖跑回去,向師父報告這不可思議的結果。

師父對他說:「把石頭拿去最貴、最高級的珠寶商場去估價。」

弟子就去了。

第一個人開價就是十萬,但他不賣,於是二十萬,三十萬,

一直加到後來對方生氣了,要他自己出價。他對買家說,

師父不許他賣,就把石頭帶了回去。

回去後對師父說:「這塊石頭居然被出價到數十萬。」

師父說:「是呀!我現在不能教你人生的價值,

因為你一直在用市場的眼光在看待你的人生。

人生的價值,應該是一個人心中,先有了最好的珠寶商的眼光,

才可以看到真正的人生價值。」

我們的價值,不在於外面的評價,而是在我們給自己的定價。

每一個人自己的價值,都是絕對的。

堅持自己崇高的價值,接納自己,磨勵自己。給自己成長的空間,

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無價之寶」。

一頭死驢的啟示

2:37 上午 / 張貼者: Nathan Lee / 意見 (0)

資料來源:轉寄郵件

一頭死驢的啟示

轉貼原由 : 因為覺得不錯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轉貼心得 : 覺得能成為偉大的領導者..其成長過程必有跡可尋...kenny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一個城裡男孩Kenny移居到了鄉下,從一個農民那裡花100美元買了一頭驢,這個農民同意第二天把驢帶來給他。



第二天農民來找Kenny:「對不起!小伙子,我有一個壞消息要告訴你:那頭驢死了。」



Kenny回答:「好吧,你把錢還給我就行了!」



農民說:「不行,我不能把錢還給你,因為我已經把錢給花掉了。」



Kenny說:「Ok,那麼就把那頭死驢給我吧!」


農民很納悶:「你要那頭死驢幹嘛?」


Kenny說:「我可以用那頭死驢作為幸運抽獎的獎品。」



農民叫了起來:「你不可能把一頭死驢作為抽獎獎品,沒有人會要它的!」



Kenny回答:「別擔心,看我的!我不告訴任何人這頭驢是死的就行了。」



幾個月以後,農民遇到了Kenny。



農民問他:「那頭死驢後來怎麼樣了?」



kenny說:「我舉辦了一次幸運抽獎,並把那頭驢作為獎品,我賣出了500張票,每張2塊錢,就這樣,我得了998塊錢,扣除了向你買驢子的 100塊錢,我還賺898塊錢!」



農民好奇地問:「難道沒有人對此表示不滿?」


Kenny回答:「只有那個中獎的人表示不滿,所以我把他買票的錢還給了他!」



許多年後,長大了的Kenny成為了安隆(Enron)公司的總裁。

已經上岸了還揹著船幹麻?

2:31 上午 / 張貼者: Nathan Lee / 意見 (0)

資料來源:轉寄郵件

轉貼原因:感覺上~有時把約定成俗的事~當為理所當然~但~看了這篇~證明~這是錯的~

讀後心得:準備開門了嗎 人生的門?自己開吧!


有位媳婦,每次煎魚,都把頭尾剁掉,婆婆看在眼裡,憋在心裡。

終於有一天,婆婆實在憋不住了,假裝不經意地問:「煎魚為何要去頭去尾?」

媳婦毫不遲疑道:我娘家都是這麼做,可能是傳統吧!」

婆婆只好笑道:「你下次回 娘家,問問你媽媽,看他知不知道原因。」

媳婦心想婆婆急著要答案,便打電話回娘家,一問之下,連她自己都不好意思。

原來,當時因為鍋子小,不去頭去尾煎不下,想不到換了大鍋卻忘了原因,舊習慣一直沿襲下來。



十多年前,國內生產電腦主機板、監視器,都須經過燒機測試 (Burn-in);

量小時,空間及時間都還好解決;但,高倍成長後,如此積壓的確相當沈重。

有一次,筆者輔導的公司,在經營管理會上,某主管提出:「燒機房容量不夠,必須立即擴建。」

但,全廠能用的空間,幾乎都滿了,怎麼辦呢?

七嘴八舌的討論,都是想什麼法子儘快擴建,筆者問了一個很外行的問題:「為什麼要BURN-IN」

大家都愣住了,最後品保經理挺身而出,答:「此乃保證品質的必要製程,避免新購不久就故障。」

筆者問:「目前測試結果,不良率有多少?」答:「不高,約1%。」

再問: 「是普遍分布,還是偏向某些規格?」答:「幾乎都是新產品、新規格、新零件。」

根據一年來的報表數據,也證實確實僅有「新」的部分不合格。

於是,運用層別管理,沒問題的部分不必再燒機,只有小部分須測試,

待找出原因,改善穩定後,便可免除。

如此一來,空間空出甚多,庫存大幅降低,出貨也順暢了。

早期,因為技術尚不成熟、零件品質不穩定、分析技巧不進步,

故因襲舊制;不敢擅改;久而久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失去了大好改善進步的契機。




某次,英國軍事演習,各國使節觀閱。

一位美國將軍對發炮時,先有一軍士跨一步,然後雙手由上而下重重一拉的動作,

百思不得其解,乃就教英國將軍。

這位將軍吟道:「歷年來一直如此。」顯然也不清楚典故,只好一齊去向一位老將軍討教。

老將軍回憶道:「很久很久以前,炮是由馬拖運,發炮時怕馬驚嚇亂竄,必須將馬拉緊......」

結果是,早就改為汽車拖運了,這個動作卻莫名 所以地保留下來。

到了岸上,為何還把船扛著在陸上行走呢?



自己開門,人生有很多道門,不管有鎖沒鎖,不管是開是關,總要試著自己動手開門。

就算前門不開,可以試試側門或後門。就算沒有側門,更別忘了,還有窗子可試呢?

就算窗子都關了,你可以去散散步再回來,何苦傻等呢?



一對兄弟住在一起,長年以來,每天一起出門上班,因為哥哥下班時間早,都是哥哥先回家,

所以弟弟從來都不擔心開門的事,所以都沒有帶鑰匙在身邊。

有一天,因為突發狀況,弟弟提早先回了家。

他坐在門檻上,無聊地盼望著哥 哥早點出現,等呀等,

好不容易幾個時辰過了,哥哥終於出現在路上。

哥哥看見弟弟在門口苦等,問「你為什麼坐在這裡?」

弟弟說:「我沒有鑰匙啊!」 哥哥笑而無語,然後用手輕輕一推,門,就開了!

原來,門從來沒有鎖。弟弟枯等在門口,只因為他連試著用自己的手去推推門都沒有做。


這個故事,說明了人生有些問題「不能」解決,

有時候只是因為我們自己「不想」解決,「不願嚐試」,不肯開口又不肯動手。

補教界數學名師沈赫哲-----在台大醫學院的演講

2:26 上午 / 張貼者: Nathan Lee / 意見 (0)

資料來源:轉寄郵件

覺得這篇演講很有意思, 值得你細細品味.
除了 老伴+老本+老友之外
最後一句話說得好
人生最遺憾的是死的時候, 錢花不完.
人生最悲慘的是錢花完了, 人還沒死.


沈赫哲在台大的演講序

人生的際遇很微妙,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 你不用刻意逃避什麼....

「你喜歡的人,會一直離你遠去 ; 你討厭的人,會一直在你附近。」

一個人要成功至少需要累積10年以上的專業,還要有其他有興趣的專業,

不然就會從「貪婪」至「恐懼」至「放縱」

沈赫哲在台大的演講

「好 ! 來 ! 我們來上課吧~~! 」 沈赫哲這麼一說逗笑了在場的很多人,

這就是另一個不一樣的醫生,不想當醫生的醫生,補教界名師,沈赫哲。

原名沈宏志,真是一個普通的名字呀 ! 難怪要改用赫哲,

他中等身材略有福態,一看就是老師樣,

戴個眼鏡穿個西裝就更像打滾於補習班的名師了,

沈老大說話快,想到什麼說什麼,應該是職業病吧 !

所以演講起來效果好但也有一點點亂亂的, 以下是演講精采的摘要。


在場有很多同學大概都是我的學生, 所以今天站在這裡其實感覺也不陌生ㄚ~~ ( 莞爾一笑 ^^)

不過,當初大概20多年前我坐在下面聽那些老教授教課,

今天有機會在這裡,實在是很特別的感覺, 畢業之後也從來沒想過降子的機會,

可見你們看時間過的很快 !

現在是一個講究3C的時代,Change(改變),Challenge(挑戰),Chance (運氣)

現在你覺得每天過的很快,東西日新月異,但是未來的變化只會更快 !

媒體只是政治的附庸,完全不可靠, 所以我鼓勵大家一定要訓練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

我現在回想起我的成長過程,有幾件大事影響我比較多,

我也舉一些大事和當代作一個對比, 讓大家了解時代的變遷還有一些歷史背景。

那時候我還小,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造成第一次大移民, 再來,蔣公過世,( 全場笑~ )

不像你們,我們以前那種封閉的時代,蔣公根本說成是聖人,

舉國哀悼,我小時候真的覺得很難過,長大之後才知道那是沒意義的。

再來,中美斷交,引發第二次人口大移民,

那時候全國人口的生產毛額只有幾百塊,經濟成長率也很低,

大家的觀念就是將來生小孩的時候,生男生可以當醫生,生女生可以嫁醫生,

我是在那樣子的情況下長大的,

現在的小孩子下課就回家打電動長大的,我們以前下課想的是今天要唸到幾點,

那時候的台灣,大家都很努力,所以機會成本很低,很快就發達起來,

可是你看現在……?!

所以「片刻的勝利不是永恆的勝利 ! 不要沉迷在那片刻之中 ! 」

而轉行要有相當的準備 !

現在我回想起來,我覺得我求學時候就有種好為人師的個性,

其次,經濟上是很大的因素 ! 我父親是色盲,

難怪我爸小時候常常帶我去衛生所看那種花花綠綠很多圖案,

然後叫我唸出那是什麼數字,因為他怕我被遺傳色盲不能當醫生 !

我爸真的很怕我當不了醫生。

結果,我在老師權位最高的時候毫無選擇當學生,就是那時候,

但是,我在學生權位最高的時候選擇當老師,就是現在,哈~~

有時候想想,真的是時勢造英雄多,英雄造時勢少,

你必須要先自我了解,然後再觀察這個社會需要什麼,

在轉行之前,你覺得你是真的對那樣工作有強大的興趣 ?

還是你只是為了逃避醫學系繁重的課業 ?

人生的際遇很微妙,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

你不用刻意逃避什麼,人不可能沒有缺點,不要逃避 !

要有一個目標,自己要培養自己的專業能力,醫生是個不錯的專業。

人生際遇很奇妙,我大學時候本來就零零星星有在兼課,

直到大二吧,家裡狀況有點出了問題,我就多少貼補家用,

到了大四,我沒有再拿家裡錢了,而情況也越來越差,幾乎是靠我在養家裡,

所以我兼的課越來越多,別人出去玩去社團但是我去家教,

到了大五因為輕信朋友去投資,結果負債200萬,

然後更不得不努力家教賺錢還債,但是我現在感謝那些欺騙我的人,

因為他們讓我成長,我相信佛家說的一句話 :

「你喜歡的人,會一直離你遠去,

你討厭的人,會一直在你附近。」

當你討厭一個人,你嘗試不去討厭,慢慢接受, 甚至開始有一點喜歡,

他就會漸漸離你遠去 (好玄喔 !)

要說是我,我也曾經賺過「11位數」(百億?)的財產,但是現在就過得普普通通,

你說錢對我來說,其實也不過此而已,我只是想要絕自我實現,作我自己,

但是不是要貪得無饜,那必定會慘遭滅頂。

時勢就像浪潮一樣,一波一波,沒有絕對好,沒有絕對壞的時候,

所謂毛利率 : 就是買賺100元可以獲利多少,但這個世界變動的太快太快,

危機轉機常常就在一夕之間呀 !

想想 : 以前大家唸書拼到3.4點,都深怕考不好輸人,以後沒工作,

可是現在你好好唸書唸4.5個小時,吼~~超強 ! 你馬上班上前五名 ! ( 全場笑~~^^)


這世界需要太多太多專業,吸取再多再多的知識也不嫌多,

為了興趣努力去追有何不可 ? 其次說到政治的影響實在是很大很恐怖,

我幾年前和朋友在大陸投資土地1000萬,

結果後來發展起來飆漲到10億,那裡的大陸人馬上起來說不合作了,

結果上法庭,弄了很久,在大陸打官司怎麼可能贏 ?!

後來拿回了幾百萬,連律師費都不夠,後來現在聽說漲到60億了 !

我也曾經因為投資很多很多錢,後來慘遭腰斬,起又落,落又起, 沒有什麼東西是永遠的。

我一直印象很深刻是在我大學時候有一次早上要上病理學,

下午要考試,結果全班只有四個人去,一個是班代,兩個是超用功的女生,

另一個是我~~( 驚嘆聲……) 可是我是因為當天輪到我要作共筆的負責錄音者

我也根本沒上課,只一直注意我的錄音機有沒有在轉,

老師很盡責的上課,整個黑板寫的滿滿的,中間下課的時候,

因為沒有人,所以老師自己一個人在擦黑板, 班代看了很不好意思,想要幫老師擦,

老師說 : 不用,我自己來,這是我應該的。

然後很盡責的把兩堂課講完。 我覺得那一幕我記憶很清楚,

所以現在,我很感恩,我從來不缺席,不遲到,認真的上完我每堂課,

我付出的東西一直不變呀 ! 儘管命運莫名其妙的起,又莫名其妙的落,但是人生處處有機會 !

你們應該是70幾年生的,我們那時候最苦,我們爸爸的那時候又更苦,

所以當你們有知覺的時候,你們都沒有吃過苦, 這點是你們缺乏的,

一個人要成功至少需要累積10年以上的專業,還要有其他有興趣的專業,

不然就會從「貪婪」至「恐懼」至「放縱」

「貪婪」是對於錢的貪婪,

「恐懼」是怕自己的錢會不見,

「放縱」則是不懂得如何評估風險,


我一直深信「20-80」理論, 你說就連土地公也有專業呀 ! 至少他收入穩定 ^^ (笑……)

美國曾經作過統計,在這兩百年之內,有兩大熱門科系從未掉出前五志願之外,

一個是法律系,另一個就是醫學系, 我的人生就是一連串的意外造成我的自我表現,

你問我會不會後悔 ? 這七年究竟給了我什麼 ? 對我的影響有多大 ?

沒什麼。NOTHING。只給我更確定未來要怎麼走,走馬看花一遍。

熱情和能力是成功的要素, 你越熱情越能培養能力, 越有能力你會越有熱情,

至於孰是因孰是果,那是種正向回饋吧 ! 自己思考一下。

而大學時代對我影響很大很大 ! 老師和同學對我影響很大 !

我們大家要樂觀看人生, 不要被媒體影響,

媒體老是說台灣濫台灣濫,可是他們為什麼不出走 ?

自己要培養自己的想法, 對於想做的事情要有一個清晰的輪廓,

像當時比爾蓋茲雖然沒畢業就出去創業,可是他那時候就已經有清晰輪廓,

他知道不作不行 ! 可是我不是叫你們都不要唸書去創業, ( 笑……)

是對事情要有熱情, 有清晰的輪廓, 不要有太多排斥( reject ),

你們在畢業之前當INTERN(實習生)都會跑過各科,以後才選科別,

所以要多看看,找尋自己的興趣,沒有悲情看過去,只有樂觀面對,

我當然知道唸醫學最苦的就是在於年紀的大家都出去玩出去聯誼,

可是自己卻要躲起來唸書,但是你有很多執著的同學跟你一起打拼,

還有優秀的老師啟迪,都是你人生中的影響和經歷呀!

唉……以前想要吃的很多好東西,沒錢買, 現在可以買的東西,卻沒胃口吃,

你如果有很強的專業,不會有人喜歡你, 這社會就是這樣,

自我肯定不夠,才會講一些有的沒的, 其實只要每天用功積極,什麼都好,作什麼都會很有成就,

不要急公好利,慢慢努力就好, 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東西。

我很佩服奇美公司的董事長許文龍先生,

大家一窩蜂去作電子業的時候,他審慎觀察,等到覺得成熟,

就砸下一大筆錢作LCD,降子的胸襟和氣度,在台灣這片土地上還有很多人,

而在我接觸這麼多優秀的人的時候,老師,醫師,律師……

才發現他們的生活重心除了本業之外,竟然天天想的是要如何和別人「鬥」!

老師派系和派系鬥,學校老師跟補習班老師鬥,小醫院跟大醫院鬥,

大醫院跟綜合醫院鬥,綜合醫院和地方教學醫院鬥,整天鬥來鬥去,爭權奪利,

成功少,失敗的多,一時成功的也多啦 ! 那樣子真的很沒意義,

所以我還是鼓勵大家做好自己醫學系的專業,不要有專業的傲慢, 培養自己有團隊合作的精神。

我自己的人生過程只是一連串的意外,我感謝這些意外,感謝為我工作的同仁,

我現在已經不敢也不想在去結交新的朋友了, 但是我有的朋友每個都可以為我賣命,

你賺錢幹什麼 ? 是為了過更幸福的日子。


可是當你有了錢之後,你為什麼覺得不幸福 ? 你自己是不是要想一想 ?

也勉勵各位同學,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之前,願作好自己的醫生專業,

在有更好的選擇之後, 想想自己有多少能力應付未來 ?

最後以四句話勉勵大家。

第一, 身體要健康。

要培養一種LIFELONG(終身)的運動,也許你們現在打籃球,

但是等到年紀大了,可以考慮其他運動,游泳不錯。 沒有健康身體一切免談囉 !

第二, 培養專業的工作能力。

除了養活自己,也可以自我實現。 越貧窮的人越有很大的夢想。

第三,要有很好的朋友。

有些話只能跟父母說,只能跟女朋友說,但是有些話只可以跟朋友說 !

因為他們了解你 ! 不要把別人當作笨蛋,不要有專業的傲慢。

第四,鼓勵大家早點找到自己的終身伴侶。

很多事情沒有對錯,沒有贏沒有失敗,只有適合不適合,但是彼此的價值觀不要差太多,

要思考什麼是幸福的東西 ? 自己想要什麼東西 ?

我有個婚姻溝通諮詢專家的朋友之前離婚,大家一陣錯愕 !

有人問他不是很擅長溝通嗎 ? 她說 : 「我擅長溝通,但是我找到一個不能溝通的人。」

和大家一同勉勵,謝謝你們。

====================================================

一個人年紀大了, 切記要有3個老:老伴+老本+老友

====================================================

人生的兩大悲哀是:

其一:快駕鶴西歸了, 卻還有大筆財富未妥善處理 (子孫爭產不休而不讓往生者落土為安或蓋棺)

其二:已無任何財富可以處理了, 身體卻毫無死兆! (但日子仍然要過ㄚ)